当前位置 :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 > 诗词研究 >
诗词研究

诗贵含蓄蕴藉|高福林

2022-11-24 21:23:54 | 阅读:
诗贵含蓄蕴藉
高福林
 
    诗不说尽,把丰富内涵留给读者品味,叫作“蕴藉jie”。“蕴藉”,是文字表达的功夫。钱钟书在《谈中国诗》中说:“中国诗人要使你从‘易尽’里望见了‘无垠’”、“夫言情写景,贵有余不尽。然所谓有余不尽,如万绿丛中著点红,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,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无限在。”史马迁在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中说:“国风好色而不淫,小雅怨诽而不乱。若离骚者,可谓兼之矣。……其文约,其辞微,其志洁,其行廉,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,举类迩而见义远。”可见,中国诗歌从鼻祖开始,就讲含蓄蕴藉。而它的表现手法都有那些呢?
一、窥一斑而知全豹
  通过一个容量较大的细节,以一点示全面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。
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   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、缅怀故里的感怀诗。写于初来乍到之时,抒发久客伤老之情。
首句即单刀直入,紧扣题目,其中已蕴藏着很深感慨。这在同题第二首诗中有明确的描写:“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。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”这里是明写,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是隐含,表现手法不同,艺术效果也不同。承句“乡音无改”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永远的烙印,又是诗人亲近乡童的媒介,所以弥足珍贵;“鬓毛衰”本是离乡宦游的必然结果,在白发垂暮之年,叶落归根,因而倍觉幸运。诗人这时是悲喜交集,感慨与激动参半。
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,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笑问场面。“笑问客从何处来”,在儿童,这只是淡淡的一问,言尽而意止;在诗人,却成了重重的一击。自己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,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。
就全诗来看,一二句尚属平平,三四句却峰回路转,别有境界。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,了无痕迹:虽写哀情,却借欢乐场面表现;虽为写己,却从儿童一面翻出。而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生活情趣,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,也不能不被这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。
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: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,以突出离乡时间之长;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,以突出人事变化之快;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,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,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。
    作者将几十年颠沛他乡的悲欢离合、人生感慨、对故乡的思念,以及回到故乡瞬间的兴奋心情,自己的变化,家乡的变化,一切的一切,都体现在这一特别的时刻了。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这一句囊含了无与言表的背后故事。全诗采用白描,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真挚深厚的感情。读之如饮醇醪,入口淡,而后劲足。
元稹《行宫》
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
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。
   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作品。
    诗人先写环境。首句中“寥落”已点出行宫的空虚冷寂,又着一“古”字,更显其破旧之象。而后续接“宫花寂寞红”,此处可见运思缜密。艳花与旧行宫相映衬,更见行宫“寥落”。两句景语,令人心无旁骛,只有沉沉的感伤。
后两句由景及人,写宫女,“白头”与第二句中的红花相映衬。宫中花开如旧,而当年花容月貌的宫女已变成了白发老妇。物是人非,包含的哀怨、凄凉便不言而喻了。末句“闲”字与上文“寂寞”相照应,写出宫女们长年受冷落的孤寂与无奈。过去她们的一颦一笑只为取悦君王,而今却无聊地“闲”在冷宫。而这些宫女们所谈的仍旧是玄宗盛世。这一方面表现了她们对往昔生活的追忆,另方面也证明了如今无比的空虚。比较之下,那种深沉的盛衰之感越发鲜明突出了。
二十个字,地点、时间、人物、动作,表现的淋漓尽致。语言平实,但很有概括力,精警含蓄,给人以想象的余地。能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,与王建的《宫词》,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,这些宏篇巨制相媲美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这首诗正是运用以少总多的表现手法,语少意足,有无穷味。
    另一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情。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,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。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,烘托欢乐情绪的,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。王夫之《姜斋诗话》所谓“以乐景写哀”,倍增其哀。白居易《上阳白发人》“宫莺百啭愁厌闻,梁燕双栖老休妒”,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。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,而元稹《行宫》则是以乐景反衬,只是淡淡地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,引而不发,“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”,这一黯淡而凄凉的细节,就成了窥豹之管。
二、秘响旁通,伏采潜发
    一是外围包抄,侧面入手,一旁引发。如
柳永《八声甘州》
   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唯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想佳人,妆楼颙(yóng)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争知我,倚栏杆处,正恁(nèn)凝愁!
   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,澄澈如洗。一个“对”字,已写出登临纵目、望极天涯的境界。随后“雨”、“洒”、“洗”,三个上声字,循声高诵,顿觉素秋清爽。
    “渐”字承上,领起四言三句。当此清秋经雨,时光景物又生一番变化。作者用一“渐”字,神态毕现。秋已深,雨洗暮空,乃觉凉风忽至,其气凄然而遒(qiú)劲,直令衣单之游子,有不可禁当之势。“紧”,又用上声,写尽悲秋之意。再跟一“冷”,上声,步步紧逼。“凄紧”“冷落”,又皆是双声叠响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,紧接“残照当楼”,境界全出。“当楼”十分出彩,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。
“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词意由苍莽悲壮转细致深沉,由仰观转俯察。“红衰翠减”,倍觉风流蕴藉。“苒苒”,正与“渐”相呼应。一“休”字寓有无穷感慨愁恨,接下来“惟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”,短暂与永恒、变与不变之间阐释宇宙人生哲理。
    “不忍”句点明背景,云“不忍”,又多一番曲折、多一番情致。下片妙处在于推己及人,本是自己登高远眺,却想故园之闺中人登楼伫盼。篇末点题,“倚阑杆”,与“对”,与“当楼”,与“登高临远”,与“望”,与“叹”,与“想”,都关联辉映。其登高远眺之景,皆为“倚闺”所见;思归之情又是从“凝愁”中生发;而“争知我”三字化实为虚,使思归之苦,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。
这首词以铺叙见长,写景抒情融为一体。思乡怀人之意绪,展衍尽致。白描加通俗的语言,将复杂的心境表达得明白如话。
    最出彩的一句,“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天际识归舟?”不直写作者对远方红颜知己的思念,而是从侧面,用曲笔,联想到佳人在妆楼上热盼的情景,以致多次误认了天边归来的客船。这就有了立体感,含蓄有味、耐嚼。
二是正话反说,顾左右而言它。将人的思想情感置于与环境相反的状态,表意曲折而有情致,体现出立竿见影或见影知竿之妙。如
唐彦谦《小院》
小院无人夜,烟斜月转明。
清宵易惆怅,不必有离情。
    此诗前三句层层洪染、蓄势,“不必有离情”却从反面写来,以反见正,深刻地表现了离情的郁积难遣,妙不可言。
高适《除夜》
旅馆寒灯独不眠,客心何事转凄然?
故乡今夜思千里,霜鬓明朝又一年。
    第三句也是用反衬,落笔对方,不写自己思念故乡,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,把思乡之情抒发得婉转、真挚。
反衬是古人使用最多的手法。司马相如最出名的《长门赋》,不写陈皇后冷宫凄惨,反而写其他地方的欢歌笑语,从而反衬出陈阿娇在长门的凄楚。这说明,反衬手法不仅对诗词,其他文学体裁也同样适用。
三、弦外之音,味外之味。
    写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,一语点破主题,或让读者自己去领会。如
林升《题临安邸》
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!
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首句“山外青山楼外楼”,抓住了临安城的特征。起伏连绵的青山、楼阁一个接着一个,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。无疑,这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。接下来“西湖歌舞几时休?”一个“休”字,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,更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“休”战言和、纵情声色,不思收复失地、只求苟且偏安的愤慨之情。在诗人的心中,“西湖歌舞”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之音。这里运用反问,不但强化了自己对当政者不作为的愤激,更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
后两句“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”。“游人”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,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,苟延残喘的南宋统治者们。“暖风”一语双关,既指自然界的春风,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。“熏”、“醉”两字用得特别精妙。一个“熏”字,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火热,为“游人们”营造了堕落的氛围。一个“醉”字,承接“熏”字,把那些纵情声色“游人们”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。结句“直把杭州作汴州。”诗人不用“西湖”而用“杭州”是很有深意的。因为“西湖”虽在杭州,但说到“西湖”,美景之地,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,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。而用“杭州”,就能很好地与宋都“汴州”对接。从而,才有了政治意义。
    “直把杭州作汴州”一句,就把那些让金人赶到杭州的王公大臣的无耻,以及作者对这些人的气愤和忧国忧民之心,凸显了出来。北宋的灭亡,原因当然很多,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(chǐ)必居其一;南宋的偏安,原因也很多,但朝野酣嬉,醉生梦死,也必居其一;林升所说,正是当时公然的,常见的,谁都不以为奇的社会现象,经他一写,便觉触目惊心,令人难以为情,所以是成功的讽刺。
王昌龄《长信秋词》
奉帚平明金殿开,且将团扇共徘徊。
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。
    这首诗笫三句并未直写怨情,而是通过“玉颜”与“寒鸦”的对比,通过“羡寒鸦”的微妙心理展示出来。常言道:话有三说,巧说为妙。含蓄炼句自当求个妙处:明是心愁泪难止,偏怪风儿眼里吹;心中有结,偏说“清风不识字,何必乱翻书”。这些才是弦外之音,味外之味。
四、醉翁之意,以景启思
    借助客观物象寄兴言志,不点主题,只提供一组镜头,让读者自己去体会、咀嚼。如
柳宗元《江雪》
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
    这首《江雪》,用极少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在大雪的江面上,一叶小舟,一个渔翁,独自垂钓的静冷画面。
首先,诗人用“千山”、“万径”,目的是为了给下面“孤舟”和“独钓”作衬。没有“千”、“万”,“孤”、“独”也就平淡无奇,失去了感染力。其次,山上的鸟飞,路上的人踪,这本是极平常的形象。可是,诗人却把它们放在“千山”、“万径”的下面,再加上“绝”、“灭”,这就把最常见的动态,变成了极端绝对的沉寂,形成一种不平常,反而显得玲珑剔透,有了生气。也可以这样说,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,照一般理解,只要勾勒轮廓就可以了,不必去精雕细刻。可是,诗人却好像拍电影,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,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、反映得一清二楚。写得具体细致,概括夸张。而后面的两句,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,结果却使用了远距镜头,把它缩小了多少倍,给读者一种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。只有这样写,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、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。作者把“雪”放在最末尾,并且同“江”字连起,这就产生了回流反映,“雪”顿时得以膨胀。“千山”、“万径”都是雪,就连船篷上,蓑笠上,也都覆满了雪。“寒江雪”,把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,不但空蒙,也使得描写对象更集中、更灵巧、更突出。因为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,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,把水天不分、苍茫一片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了。至于上面再用一个“寒”字,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;但诗人的主观意图是在于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。试想,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,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,不怕雪大,忘掉了一切,专心垂钓,形体虽然孤独,人格却凛然不可侵犯。这个被幻化了的形象即作者本人,“寒江雪”三字正是“画龙点睛”之笔。
白居易《村夜》
霜草苍苍虫切切,村南村北行人绝。
独出门前望野田,月明荞麦花如雪。
    前两句寓情于景,气氛淡雅凄清、萧条至极,前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,诗人借助色调的变化,反映其情绪的变化,转换灵活自如,朴实无华,浑然天成。入木三分,留有“空白”,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思索想象,诗也就耐人寻味了。
五、层层布景,亦景亦情
    人云: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有些诗句句写景,但情寓景中,极具含蓄之美。如
刘长卿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
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
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
    这可以说是一首诗,也可以说象一幅画。诗人用二十字勾勒了一个严寒的山村夜景和一个雪天借宿者的形象。一上来,镜头推远,暮霭笼罩的千嶂万壑,旷野茅屋的孤零安谧。起承不写行人兼程寻宿,而写得到安顿后所见的山村景象,这在布局上既避免了平铺直叙,又给转合创造了一个广阔空间和萧瑟气氛。下二句,由远逐渐近移,写白屋有人归来,引起柴门外的犬吠,这声音来得及时又可喜可亲!如果说前两句已构成了寒寂清冷的风景画,那么后两句便是在这幅画的显眼处纳入了声响和人物,经寒风和飞雪的渲染,把遥见的"苍山"、"白屋",近闻的"犬吠"和眼下的"风雪"交织成章了。意境由"夜"生发,是全诗的脉络,"天寒"和"风雪"加深了"夜"的寒意。这夜,是眼前客观现实的寒夜,也是诗人内心对时势感受的寒夜。作者本是一个"魏阙心常在,随君亦向秦"(《送王员外归朝》)的入世者,但现实生活使他沦为一个寄迹谪臣。他痛恨上司诬加的罪名,也深知圣意难违。在诗人心目中朝廷和官场的现状就如同这"风雪夜"一般,他既不愿随波逐流、攀龙附凤,又无力拨乱反正,自然只好怆然喟叹。由于在人生道路上长期奔波,当诗人这一次于风雪之夜得到芙蓉山主人的接待,其内心悲凉、辛酸之感夹杂着某种庆幸和温暖,是可以想见的。
诗遣词造句极见功力,"苍山"对"白屋",山是苍色,屋是白色,二者遥相映照,便构成一个银白苍茫的世界。再以"远"和"贫"(这里的"贫"是少、乏的意思)来点出眼前的空旷浩茫,这就准确地表达了从远处看到的景象。第三句中的"柴门"和"犬吠",既照应了"白屋",又是"白屋"的延伸,特别是"吠"字,响亮有声,划破了日暮天寒山村的宁静,给死寂的郊野带来了生气。一步步把诗人顶风冒雪投宿山村的情景推展出来。着墨不多,形象鲜明,寓意丰富,耐人寻味。
孟浩然《宿建德江》
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
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    这是一首写景名篇。首句中“移舟”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;“泊”,这里有停船夜宿的含意。行船停靠在江中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,点题,同时为下文写景抒情作准备。
    “日暮客愁新”,“日暮”显然和上句的“泊”、“烟”相联系,因为日暮,船需要停宿,江面上才水烟蒙蒙。“日暮”又是“客愁新”的原因。“客”是诗人自指。为什么“日暮”会撩起“客愁新”呢?我们可以读一读《诗经》《王风·君子于役》:“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,曷至哉?鸡栖于埘,日之夕矣,羊牛下来,君子于役,如之何勿思!”这里写一位妇女,每当夕阳西下、鸡进笼舍、牛羊归栏的时刻,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。借此,我们不正可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?
第三句写日暮时刻,苍苍茫茫,旷野无垠,放眼望去,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,“低”和“旷”是相互依存、相互映衬的。第四句写夜已降临,高挂在天上的明月,映在清澈的江水中,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,“近”和“清”也是相互依存、相互映衬的。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,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,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。诗的第二句就点出“客愁新”,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,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,经过一番上下求索,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在和他亲近!寂寞的愁心似乎有了存放之处,诗也就戛然而止了。
    然而,言虽止,意未尽。“皇皇三十载,书剑两无成。山水寻吴越,风尘厌洛京”(《自洛之越》)。诗人多年准备,希望落空,而今孑然一身,面对四野茫茫、江水悠悠、孤舟明月,羁旅的惆怅,故乡的思念,仕途的失意,理想的幻灭,人生的坎坷……,不禁纷至沓来。“江清月近人”,这画面展示的是平静的江水,水中的明月、船上的诗人;可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随着江水思潮翻卷。“人禀七情,应物斯感;感物吟志,莫非自然”(刘勰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)。孟浩然的这首小诗,正是情景相生、思与境谐中自然流出的淡中有味、含而不露的天成风韵。
沈义父《乐府指迷》“结句须要放开,含有余不尽之意,以景结情最好”。诗词以景作结,或以景衬情或情寓景中,可收到层层剥茧的效果,韵味犹长。
六、疑问作结,避实就虚
    含蓄蕴藉可谓诗歌的“中国特色”。钱钟书“中国诗用疑问语气结束的,比我所知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,这是极耐人寻味的事实。”
(1)以问为答
贾岛《寻隐者不遇》:
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
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!
    这种以问为答,着实让人回肠荡气。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,诗若是矫揉造作,肯定就剥夺了读者玩索想象的奢侈。钱钟书《谈艺录》“诗者,艺之取资于文字者也。文字有声,诗得之为调为律;文字有义,诗得之以侔色揣称(chuǎi chèn)者,为象为藻,以写心宣志者,为意为情。及夫调有弦外之遗音,语有言表之余味,则神韵盎然出焉。”可见诗的神韵,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含蓄蕴藉来体现。
(2)问而不答
李白的《怨情》
美人卷朱帘,深坐颦蛾眉。
但见泪痕湿,不知心恨谁?
    从平凡的情景中,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,由这几个点勾勒出一幅简洁明亮的画面,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。随意的一个小细节,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。全诗哀婉凄凉,缠绵悱恻。但“不知心恨谁”是直接留下的想象空间。
“隐隐飞桥隔野烟,石矶西畔问渔船。桃花尽日随流水,洞在清溪何处边。”张旭《桃花溪》,也是这种以虚笔做结的手法。
(3)隐问隐答
    吴乔《围炉诗话》中,提出评价诗之优劣的一条标准:“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,尤以不着意见声色、故事议论者为上。”他对这个标准阐释得很清楚,首先诗必须“含蓄”,使“言有尽而意不尽”,这样的诗方为可贵。而“最上”的诗则要求更高,不仅要含蓄,而且诗中不能明言自己的意见声色,更不得溺于叙事加议论,这就是论家常说的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。为诗不易,能达此“最上”境界者更是不易。
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    这是写送别的千古绝唱,但别情却没有直说,只是通过形象和动作的描写,让读者自己去联想:老朋友从黄鹤楼辞别,在烟花灿烂的三月要去扬州。船启动了,渐行渐远,一直消失在遥远的天边,只有滚滚的江水在奔流不息。作者在江边站了多长时间,他对离去的人是怎样一种依依难舍的心情,作者没说,一切都在不言中。
总之,诗贵在“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;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。”对此、沈祥龙在《论词随笔》作了清楚地阐释:“含蓄者,意不浅露,语不穷尽,句中有余味,篇中有余意,其妙不外寄言而已。”
形象思维、艺术夸张和含蓄蕴藉,是诗词的艺术特征。大白话、大实话,作品一看就懂,往往不俱诗词艺术要素。想一想,觉得有意思,这才象诗词;越想越有意思,那才是好作品。

贵州诗联杂志
网站首页 | 学会简介 | 学会章程 | 入会申请表 | 理事会概况 | 会长致辞
版权所有:贵州诗词楹联学会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号:黔ICP备19009337号    网站建设 贵州大秦传媒